在中國服裝業,雅戈爾是一面旗幟;而對于雅戈爾來說,李如成是一個標志。這位以低調著稱的雅戈爾創始人最近兩次高調亮相。一是十月初在浙江省委機關報上大談“是時候讓主業奔跑了”,二是在本月中下旬召開的寧波國際服裝節上,高調宣布和歐洲五大頂級面料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打造中國的高端成衣和定制品牌MAYOR。雅戈爾高調奔回主業引人關注:在產能嚴重過剩的服裝產業中,雅戈爾能否闖出一條新路?
眾所周知,服裝是雅戈爾的根基。1979年,當時的寧波鄞縣,一家叫做青春服裝廠的鎮辦企業,在李如成的帶領下,風生水起。一時間,雅戈爾的襯衣、西服,成為當時國人眼中的“奢侈品”。“雅戈爾發展于短缺經濟時代。當時是生產什么就賣什么。我講個笑話,當時我們的褲子兩條褲腿差三公分,但還是有人要。”李如成回憶起這段趣事,忍不住笑了出來。
時光荏苒。到了1998年,當年的鎮辦企業,一下子成了上市公司。完成蛻變的雅戈爾開始涉足資本市場,之后又大力進軍房地產。2000年前后,正是寧波房地產市場開始活躍的時期,雅戈爾每開發一個小區,就會帶動一片區域發展。以至于寧波人戲稱:跟著雅戈爾去炒房。
資本、房產,讓雅戈爾賺的缽滿瓢滿,以至于不少人忘記了雅戈爾的主業是服裝。也有人質疑說:雅戈爾已經退出了主業。針對這個流言,李如成不止一次進行辟謠。在2015年4月,雅戈爾在上海南京路旗艦店重新開業之際,有記者直截了當問李如成:雅戈爾的服裝還賺錢嗎?李如成急忙回應:“賺錢的賺錢的,雅戈爾的服裝一直都在賺錢。只不過服裝賺錢比較慢一點。”
雅戈爾位于上海南京東路的雅戈爾之家,光店面裝修就花費了2000萬。李如成計劃5年內在國內外開出1000家這樣的雅戈爾之家。而所謂的雅戈爾之家,是指面積至少在2000平米以上,年銷售額至少在1000萬元以上的大型專賣店。但它又有別于普通專賣店,它既是020體驗中心、更是營銷中心、顧客服務中心、時尚文化傳播中心。
2016年9月,雅戈爾在國內的第二家雅戈爾之家在無錫正式亮相。這一次的裝修費用就達到了3000萬!當下,服裝產能過剩、電商嚴重沖擊,國內的服裝企業大范圍壓縮、關停門店是趨勢,雅戈爾何以反其道而行之?
“過去的幾十年的發展,其實是讓雅戈爾完成了質變前的積累。”面對質疑,李如成卻樂觀的認為,這是雅戈爾質變的開始。
為了佐證他的觀點,他擺出了一組數據:2014年,企業的服裝業務收入沒有下滑,凈利增速好于收入增速。2015年,雅戈爾女裝上市,先期在上海、杭州、寧波的5家門店上架,秋冬季還將擴大銷售區域和產品品類。電商方面,雅戈爾今年計劃在2014年億元銷售規模的基礎上增長一倍以上。
而最近幾年,雅戈爾從未停止過對服裝品牌的布局。他們先后培育了YOUNGOR、MAYOR、GY、HANP、Hart Schaffner Marx、漢麻世家等多個自主品牌,不久前還收購了美國的一個服裝品牌。這也意味著,雅戈爾正已經開始全面從“生產營銷”向“品牌運營”轉型。這也是“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之一:品牌化。
但正如李如成在前文中所言,服裝盡管賺錢,但賺錢比較慢。實際上,服裝不僅賺錢慢,而且利潤薄。雅戈爾依然堅持擴大投資,未來五年內,不僅投資100億建1000家實體體驗店、還要投資100億加強新材料、新面料、新公益、新品牌和新服務的創新。如此強勢回歸主業,雅戈爾的雄心底氣來自哪里?
“雅戈爾的底氣在于供給側改革。”業內人士一語指出。
經濟新常態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中國經濟的出路開出了一個“大藥方”。服裝產業產能嚴重過剩,但對服裝品牌化、高端化、個性化的需求卻日益高漲,這便是雅戈爾的“供給側改革”的動力和方向。
“對于雅戈爾來說,就是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尋找中國當下擁有兩億以上具有購買力的消費群體,把他們爭取到中國品牌當中來。”
有了這個思路和背景,也就不難理解,李如成為何不惜重金把專賣店開到國內大中城市核心地段;于是也就有了雅戈爾與歐洲五大頂級面料供應商共同打造高端男裝品牌MAYOR的大動作。
這五家頂級面料供應商分別是來自意大利的ARBINI、ERMENEGILDO ZEGNA、LORO PIANA、CERRUTI1881和瑞士的ALUMO。李如成把MAYOR的市場定位確定為“管理者的新裝”,它將采用量體定制的形式,為國內領導者打造屬于中國管理者的頂級定制正裝。
“讓中國的政商兩界領導者穿著產自我們自己國家的服裝,這是我多年的心愿。”李如成表示,通過與世界頂級面料供應商的合作,再加上寧波紅榜裁縫精工細作的手藝,“雅戈爾一定能獲得國內承擔社會重任的管理者階層的認同。”
推進供給側改革,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應有之義,它需要企業敢于創新勇于嘗試。希望這一次,雅戈爾能為中國制造的供給側改革提供成功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