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到2010年時,淘寶商城剛成立不久,一批脫胎于互聯網的品牌迅速崛起,迥然與傳統品牌的觸電之旅,它們被賦予了一個新的詞匯叫“淘品牌”。
一如馬云讓公眾忘記電商迎接新零售時代,當深耕線上的“淘品牌”不斷壯大,它們也開始尋求向線下延伸,實際上,一些“淘品牌”已經進化為主流品牌,與其他線下大牌一爭高下;當然,也有不少“淘品牌”繼續在細分市場小而美地發展。
雙11期間,阿里巴巴旗下全球最大商家社區千牛,攜手電商在線、天下網商等機構,推出“盡心盡力,揭秘雙11臺前幕后”48小時直播。阿里巴巴商家事業部總監小六,分享了“淘品牌”如何向線下布局,以及阿里如何賦能“淘品牌”。
以下為對話全文。
問:如何看待“淘品牌”在線下開起實營店?
答:2008年淘品牌剛興起,一年銷售額在幾百到幾千萬不等,之后銷售額飛速增長,到現在有的“淘品牌”銷售額已達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原來“淘品牌”屬于小眾品牌,或體量很小,現在一些頭部品牌已經成了某些細分領域的TOP品牌,位列前三,這種情況在多個行業正陸續發生。
也有一種“淘品牌”處于小而美的狀態,它們更加追求在細分市場的健康運作。
從經營狀態來講,雖然這些“淘品牌”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一旦它們具備了相應能力便都開始往線下布局。可以看見,“淘品牌”未來一定是一個多元化、全渠道的過程。
這個過程可以為“淘品牌”打開更廣泛的領域。
問:“淘品牌”往線下布局的方式有哪些?
答:以林氏木業為例,它選擇的方式是到線下開實體店,這是一種和純電商經營有很大差別的方式。電商經營方式講求高性價比,需要考慮如何獲取流量,并通過交互進行流量轉化。而選擇開實體店需要的能力則不同,商品是否質量過硬,選址是否合適,裝修如何,消費者交互體驗如何,促銷管理及營銷能力如何等能力要求更突出。
但很多品牌在市場中不具備或者是不完全具備這種能力,但它們也開始往線下走,這就形成了另外一種形式——分銷。
我們了解到市場上至少有幾百個淘品牌,它們開始向線下分銷。線下有一些零售店,這些零售店可能是專職的做買手型的品類集合店,原來是傳統的渠道進貨然后零售。現在它們的貨源來于網上,從而給了那些不具備獨立運營能力的“淘品牌”往線下走的通道,這屬于供應鏈中的不同分工,各司其職。
但“淘品牌”向下走也存在一個過程。
幾年前,很多“淘品牌”通過爆品的方式完成線上流量匯集,爆品占店鋪50%以上的流量。這種方式到線下時候并不適用,因為線下是成體系化的,比如買服裝是成系列的,從里到外,從上到下一身,買居家商品也會是床、沙發各種品類都齊全。“淘品牌”需要經歷這樣的發展過程,在品類豐富之后才有機會向下鋪貨。另外,有一些“淘品牌”一到線下存在“見光死”的狀態,這對其品質也產生了很高的要求。
而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一些“淘品牌”在這兩方面也得到了錘煉,甚至和行業頂尖品牌競爭產生了一些微弱的優勢,這為其線下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問:阿里在技術上如何賦能“淘品牌”向線下布局?
答:一方面“淘品牌”在線下開直營店時,可能存在線上渠道、線下渠道獨立運作,協同性偏弱的情況。而阿里最近兩年做全渠道和新零售,提供商品通等體系,形成完整的渠道,減少這類人為割裂的狀態。
值得一提是阿里正在做一個新零售平臺(xinlingshou.cn),目前還是頁面,未來會逐漸形成線上品牌商向線下分銷的大平臺。同時線下零售商也能通過該平臺完成簽約、采購、貨款結算。
在這個平臺中,一個品牌商分銷時會關心很多點,首先是通道是否可以賣貨,可以賣多少貨,能否占到30%、40%、50%或者更高的銷售。
建立這個平臺需要非常細致的考慮。比如這種建立B2B關系的形式,是否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零售商能不能準時結貨款?零售商展示的方式對品牌是否有傷害?是否可以真正做到線上線下同款同價?
除此之外,品牌商也會考慮其它的點,怎么找到對方(零售商)?資金和信用保障如何?彼此之間的經營行為是否可以透明化?
對于零售商也是如此,是否可以找到足夠多且優質的品牌商?品牌商是否負責?商品質量是否穩定?這些都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要想明確上述問題,就需要一整套的體系來保障,而阿里要做的就是通過這套商業關系的建設去賦能“淘品牌”。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打通系統層面的信息流、現金流等。另外匹配阿里云及金融能力,助力商家建立一個更加透明高效的B2B的關系體系。可以說,阿里在“淘品牌”的新零售之路中實際上起到了很強的中介和保障作用,保障品牌和線下兩者可以完美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