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越來越多實體店感覺舉步維艱,電商的玩法又開始變了——“逼死”了不少實體書店的亞馬遜、當當紛紛摩拳擦掌,準備開實體書店。多家線上服裝、面膜等電商品牌也紛紛布局線下。有業內人士認為,電商扎堆搶奪線下資源,將加速實體店的洗牌。
電商覬覦線下資源
本月初,亞馬遜在西雅圖大學村開了第一家實體書店Amazon Books,為消費者提供與線上銷售同樣優惠的價格。時隔不到一個月,在網上賣書的當當網也高調宣布未來3年將開1000家實體書店,涵蓋MALL店、超市書店、縣城書店等多個類型。其首家實體書店將于下個月在長沙開業,將實行線上線下同價。
網上書店“偷襲”線下并非個別現象。記者觀察發現,從膜法世家到茵曼,不少從線上發家的電商品牌都開始在線下尋找新歸宿,甚至大規模計劃布局線下。
膜法世家創始人黃曉東透露,明年將在現有實體店基礎上增開多家實體店。茵曼創始人方建華也對媒體表示,正在全面布局線下零售網絡,5年內計劃在中國開設萬家實體店。在一線城市,其正與新世界這樣的百貨合作開設直營店;在二三線城市,茵曼正招募粉絲開放加盟店,并通過粉絲溝通與營銷的方式打造新的O2O商業模式。
御泥坊、阿芙精油等電商品牌也不斷加速線下開店的腳步。
轉化率倒逼電商轉向
電商為何要選擇在線下開店?
消費者需求的倒逼是最關鍵的原因。“我們發現線上的顧客增加已遇到瓶頸,而且線上越來越多的同質化產品也導致競爭不斷加劇,在線下開店增強顧客體驗,提高轉化率是一步好棋。”一知名電商品牌創始人表示。
體驗式營銷能更好地“圈”到客戶。有媒體報道,方建華以茵曼+上海的體驗店為例,其線下店試穿成交率達65%,而在“雙十一”期間,網上也僅有6%的轉化率。方建華認為,倘若線上線下二者能更好地有機結合,能極大提升客戶轉化率,而現在其線下體驗店還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比如陳列位置、購物動線、燈光效果等。
再看看“雙十一”戰績輝煌的優衣庫,其對線下一直不放棄,還要繼續拓展實體店的數量,就能知道實體店給零售商帶來多大的利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優衣庫在電商渠道的優秀業績與實體店的布局策略密不可分。自2002年進入中國以來,優衣庫已遍布中國9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400家店鋪。